让旅游有更多文化味道(新语)

发布时间:2024-11-01 07:27:49 来源: sp20241101

  新年伊始,文旅市场呈现繁荣景象。56个“格子”、21个剧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用戏剧讲述中原故事,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这显示出旅游演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

  自古以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研发优秀旅游产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是当前文旅行业发展的方向。

  源于20世纪60年代艺术领域的“在地化”观念,已经走出了本源意义上的“在地关怀”,成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有机界面,也构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那些厚植本地文化的演艺剧目、民俗文化、音乐节和美术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感知,从而形成新的体验。如果将戏剧幻城与银基、海昌、方特等主题公园,以及建业电影小镇等文化休闲和旅游度假空间叠加在郑州市域地图上,我们就会发现,众多本地性演艺项目开始重塑这座城市的人文气质。“艺术路标”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到访散点式体验空间和多样性消费场景,并使游客尽可能停留更长的时间。

  旅游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载体。随着更多游客到访,地方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将随之传播到四面八方,为城市形象注入新内涵,并带来文化交流的新机遇。簪花、刺绣、汉服、陶瓷、围炉煮茶等传统文化,因为旅游者的参与和分享,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随着年轻游客对戏剧、舞蹈、美术、服装、手工、餐饮等文化遗产的接受,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培训、研学、创作、销售和推广的需求增加,为非遗传承人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面向旅游市场的演唱会、音乐节、民俗和非遗文化活动,带来客流的同时,也带来了增量消费和创意活力。得益于旅游活动,《长恨歌》《印象丽江》《遇见平遥》《长安十二时辰》等演艺剧目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旅游业经济属性强、市场化程度高,旅游目的地要承接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机遇,还要在旅游形象推广、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业界更多的耐心和智慧。在文化创造和旅游创新的进程中,把握市场需求的变迁,研发新产品,满足新需求,让旅游有更多文化味道。

  (作者为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7日 12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